發佈於:2022-09-27
達賴喇嘛尊者與美國和平研究所青年領袖展開對話
2022年9月22日 攝影/Tenzin Choejor /達賴喇嘛辦公室
應美國和平研究所的邀請,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尊者於本週四(9月22日)在印北達蘭薩拉的寢宮,與來自中東、非洲、拉丁美洲和亞洲的23名青年領袖舉行了為期兩天的對話活動。
美國和平研究所副主席楊大衛作為這次對話活動的主持人,並向在場人士介紹了到此次是達賴喇嘛尊者與年輕領袖的第七次對話。來自12個受衝突影響地區的26位青年領袖出席了會議,前兩年由於疫情的原因年輕領袖與達賴喇嘛尊者之間的對話是通過視訊進行,這次能與尊者面對面進行對話感到很榮幸。
青年領袖對話的一部分內容是敘述自己的故事,他們希望與尊者分享戰爭中的兒童如何成為和平的領袖。這次的會議將有四個主題:歸屬感、同情心、內在和平,以及平等和正義。
來自南蘇丹的庫爾用他當過兒童兵的痛苦經歷來建設和平,並確保沒有孩子在年幼時攜帶槍支,他還談到在他的國家戰爭最激烈的時候,村莊里沒有男人,只有婦女和兒童。每當一個家庭有兩個男孩時,其中一個就被抓去當兵。現在,他想讓他們獲得教育和其他機會。
來自敘利亞的魯比意識到,實現和平需要人類學和人種學的敏感性,因此進行了相應的研究。她一直在從事與和平建設、正義、婦女權利和氣候問題有關的項目。她談到了自己的認識裡,男性和女性同樣有能力,但都需要強大的力量和實力。
來自哥倫比亞的安吉拉是一名心理學家,她專注於非正規教育方法、講習班、領導力和軟技能發展,對像是青少年和成年人。她也強調,受衝突影響地區的人們需要堅強和勇敢,並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來自索馬里的奧卡什的工作重點是社會創新、教育、就業和創業,作為消除貧困和建設可持續和平的工具,他談到了一個轉折點,他遇到了兩個持槍的人。其中一個是以前的同學。因此他決心要成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傳授技能,使這些人能夠找到工作,為建設一個和平的索馬里作出貢獻。
來自尼日利亞的莫吉索拉是積極從事性別、和平建設和人權領域的工作者。她利用講故事、角色扮演和對話的方式,促進關於婦女、青年、和平與安全的研討會。她描述了她的母親所面臨的麻煩,以及她為創建一個婦女俱樂部所做的努力,以支持對方並幫助對方抵禦偏見和壓力。
來自哥倫比亞的萊昂納多一直致力於藝術、替代發展和不斷學習。他通過手寫信件的交流將前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的戰鬥人員和普通公民之間互相交換信件。發現自己獨自在學校的房間裡,使他認識到了沒有人感到被拋棄或被遺棄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要確保人們有歸屬感。
在聆聽完第一組的發言後,達賴喇嘛尊者表示道:我們必須努力創造一個更和平的世界和一個更幸福的人類。我們可以從種族、國籍和宗教方面找出我們之間的差異,但我們最好把人類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我們都有平等的權利。我們都是由一個母親所生,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喝過母乳,我們從生命的一開始就依賴母親的慈悲、利他之心。
現代教育傾向於物質目標而不是內在價值,它似乎鼓勵一種「我們」和「他們」 的意識,而不是強調我們在本質上是相同的,我們必須共同生活。
我們每個人都有兩隻眼睛,一個鼻子,一個嘴巴。如果我們中的一個人有三隻眼睛,這將是一個驚喜。如果我們檢查我們的大腦,它們同樣複雜。因此,我們必須鼓勵兄弟姐妹的情誼。
正如我所說的,我們都以同樣的方式出生,最後我們都以同樣的方式離開。當這種情況發生時,重要的不是儀式,而是我們身邊是否有親戚和朋友的溫暖感情。正如我對前總理曼莫漢·辛格所說,我期望再活15或20年,但當我死的時候,我寧願是自由的,身邊有印度的朋友,而不是心狠手辣的中國共產黨官員。
自由在我們的生活中很重要。我們需要自由,以便能夠鍛煉我們的大腦,能夠總是問:「為什麼?」 從這個角度來看,極權主義制度是完全不利的。正是自由促進了利他之心和同情心,這反過來又導致了內心的平靜。當你是利他之心的時候,就沒有害怕的基礎。恐懼對心靈有害,而且太容易導致憤怒。而憤怒是心靈平靜的真正敵人。
我修煉慈悲心,所以無論我走到哪裡,我都會微笑並感到快樂。作為人類,我們必須找到如何和平共處的方法”。
當被問及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領導者時,尊者強調了民選領導的優勢。當被問及如何克服憤怒時,尊者建議審視促使那些讓你憤怒的人這樣做的原因。他建議採取更廣泛、更長遠的觀點。在被邀請就男性和女性如何學會共同生活提出建議時,他簡單地指出,男性需要女性,女性需要男性,大家都笑了。
來自哥倫比亞的塞巴斯蒂安·埃內斯托·魯阿諾·羅德里格斯(Sebastian Ernesto Ruano Rodriguez) 曾為世界各地的締造和平、解決問題、政府和加強民主等問題做出了貢獻,他回憶起與一名戰鬥人員的對抗。他描述了當一個小女孩出現並且他的對手將她抱起並擁抱她時,他自己的敵意是如何消失的。
來自埃塞俄比亞的赫利娜(Helina )希望通過賦予青年領袖參與和平項目的權力,減少脆弱社區的風險和不平等,從而有所作為,她提出,要實現變革,我們必須欣賞人性。
達賴喇嘛尊者接著在發言中表達了他對歐洲聯盟(歐盟)的欽佩之情。他依舊印象深刻的是,在法國和德國之間經歷了幾個世紀的衝突後,西德總理阿登納和法國總統戴高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了歐盟。從那時起,聯盟成員之間就沒有發生過暴力事件。尊者建議,世界其他國家在追求和平方面最好效仿這一榜樣。他說,最關鍵的是實現內心的和平,但你不可能在商店裡買到心靈的和平,它不是可以在工廠裡生產的東西。
來自委內瑞拉的安娜(Anna) 表示,她看到坦克出現在她國家的街道上,感到非常憤慨。她向他們挑戰,只用一個木頭盾牌作保護。她感到非常孤獨,看到如此多的破壞而感到痛苦。回到安全的地方後,她問自己怎麼會發生這種事,現在她致力於幫助年輕人,特別是婦女,努力建設和平。
來喇嘛尊者對此回答說:“很好。我們都希望幸福,希望生活在和平中。但我們必須考慮到整個人類的一體性理念,並為之努力。”
“我們需要以一個完全非軍事化的世界為目標。”我來自西藏,在那里中共嚴格控制著一切。但西藏的精神是強大的,我們保留了那爛陀的傳統。我們不依靠槍支,而是培養慈悲心。六百萬藏人民眾把他們的信仰放在佛陀關於寬恕和慈悲的教導。而且由於氣候變化如此嚴重,我們也必須關註生態環境。”
來自南蘇丹的丹尼斯(Denis )是一名記者,報導環境與和平建設——包括水資源管理、污染和氣候變化。他指出,他目睹瞭如此多的侵犯人權行為,但激勵他的是馬丁·路德·金、納爾遜·曼德拉和聖雄甘地等人的榜樣,他們致力於創造沒有仇恨和悲傷的和平社會。
同樣,來自南蘇丹的帕斯卡(Paska)則談到社會問題。她特別關注和平、性別、文化和歷史。她試圖通過倡導與和平變革運動來改變生活。2013年沖突爆發時,她越過邊境進入烏干達,遇到一位老人,老人告訴她她,他覺得自己一直在逃亡。當她回來時,她被一個女人因拒絕嫁給家人為她選擇的男人而被哥哥毆打致死的故事傷透了。她感到非常有必要為此做些什麼–她決心,為婦女和女孩應有的權利而發聲。
來自尼日利亞的諾拉(Noral )回憶起他的九歲生日,當時他的母親為他準備了他最喜歡的飯菜。就在那天,三個男人闖進來,當著他的面強姦並殺害了他的母親。他描述了即使在20年後也很難忘記所發生的事情,但他致力於確保婦女不再受到暴力和強奸的侵害。
尊者在回答楊大衛的問題時,對他如何能夠在自己的生活中保持慈悲則表示:“我相信,作為人類,我們從根本上來說都是富有同情心的。我們必須建立一個以人類價值觀為基礎的世界——一個非軍事化的世界,一個不再依賴使用武器的世界。當人們戰鬥和死亡時,他們的思想並不平靜,但我們可以想像建立一個基於同情心的世界。”
當被問及實現和平需要哪些品質時,尊者指出:“我是一個佛教徒,每天早上一醒來,我就提醒自己,所有的人都和我一樣,我們都希望離苦得樂。我決心用我的生命來確保其他眾生幸福。是慈悲帶來內心的平靜,而不是憤怒和仇恨,所以我們需要把整個人類作為我們的兄弟姐妹來關注。”
達賴喇嘛尊者建議把消極的經歷拋在腦後,並設定積極的目標。尊者指出,教人向善是更好的,因為我們從一開始就有一顆慈悲的種子——我們只需要培養慈悲的種子。
活動最後尊者表示:“我很榮幸能與那些前途無量的人會面。我們每天的生活方式會影響我們的未來。我再說一遍,培養慈悲心是關鍵因素。我總是想著它,因為培養慈悲心可讓我們安心。明天見。”(記者/網編:卓瑪 巴桑)《西藏之頁》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