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2022-09-16
【西藏之聲2022年09月15日報導】達賴喇嘛尊者應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的佛教信眾共同祈請,今天在印北達蘭薩拉開始向各方信眾教授《入中論自釋》。尊者在今天的法會上,向信眾講解了佛法是如何建立在邏輯推理的基礎之上,以及佛法能夠延續至今的緣由。西藏人民至高無上的領袖達賴喇嘛尊者於今天(9月15日)上午,應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佛教信眾的共同祈請,在印北達蘭薩拉大乘法苑,向各方信眾講授了月稱論師所著的《入中論自釋》。
《入中論》是建立在邏輯推理的基礎之上
達賴喇嘛尊者講解《入中論》時指出,信眾在修學佛法時應該運用智慧去研究分析真相,而不是滿足於祈求發願。如果修行者無法了解真相,就無法獲得解脫。釋迦牟尼佛為了救護一切眾生,採取六年苦行專注修學的方式,向眾生指明了學佛就是運用人們的智慧去解剖分析真相,像《入中論》便是以邏輯推論的方式了解真相。
表象與真相
在進一步講解真相的含義時,達賴喇嘛尊者解釋道,人類的煩惱來自於不能理清表像後的真相,又或者分不清表象與真相。而祛除這些煩惱,唯一的途徑就是通過觀察、分析、推理來了解表像後面的真相,以及它們之間的關聯。
佛法延續至今的關鍵因素
佛法為何能夠一直延續下去?對此達賴喇嘛尊者表示,導師釋迦牟尼佛來到這個世界開創佛教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年了,佛法之所以能夠延續靠的是佛教高僧大德們實事求是地以智慧反复去解剖分析、研究佛教的教義,而不是只靠信仰,也因此佛教追求真相的方式在兩千五百年後的現代社會依然適用。
慈悲是現代教育體系的最後一塊拼圖
為了現代教育的健全化,達賴喇嘛尊者表示有意在不久的將來,與印度的教育家和教授們討論,如何在現代教育體系中引入發展心理品質的課程。在這物質水平極致發達的時代,慈悲與內心寧靜極為重要,大家從小就在母愛的呵護下成長,沒有他人的關愛與善待,人們無法擁有健全的心智。因此將愛與被愛、善待他人的心理品質引入現代教育體系,是現代教育健全化的關健。
菩提心與空正見——利人又利己
達賴喇嘛尊者提到,學法的重中之重是修習菩提心與空正見,佛陀所講的八萬四千法門結合來講就是菩提心與空正見。眾生皆願離苦得樂,因此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應該修持菩提心,將自己生命的焦點、生活的重心都放在他人的身上。惟有心存善良,尊重與善待他人才能帶給自己快樂,反之,憤怒、傲滿、嫉妒則是所有痛苦的根源。因此尊者教導信眾多修煉菩提心與空正見,讓信眾善待他人,尊重他人,這樣不僅能夠對自己的身心有利,從宏觀來講,感化眾生就是在為世界和平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