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2021-11-09
歐洲人民黨團成員、曾擔任立陶宛總理的庫畢斯(Andrius
Kubilius)--Nga Pham/European Parliament
歐洲議會“外國干預歐盟民主程序特別委員會”(INGE)官方代表團本月3日至5日訪問臺灣,對臺關係升級的趨勢引發北京焦慮。這個代表團成員以及重要推動者近日對本臺表示,歐方和臺灣互動的立場不會因中國政府的態度而改變,歐盟內部離對華政策趨同的目標越來越近。
歐洲議會代表團主席:訪臺非挑釁 可降低臺海衝突風險
蔡英文會見歐洲議會官方訪團 訪團主席:臺灣並不孤單
歐洲議會首派官方代表團訪問臺灣 主席格魯克茲曼喊出"民主萬歲"!
歐洲人民黨團成員、曾擔任立陶宛總理的庫畢斯(Andrius Kubilius)是此次訪問臺灣的代表團成員之一。他在接受自由亞洲電臺的獨家專訪時表示,臺灣絕不孤獨:“面對中國對臺灣民主越來越多的施壓和干預,我們要傳達的信息就是,臺灣並不孤獨。但是對我們來說,從臺灣身上學習如何保衛民主,也非常重要。”
庫畢斯介紹說,這次臺灣之行的組織方“外國干預歐盟民主程序特別委員會”是歐洲議會專門設立的機構,旨在調查如何運用民主的方式和工具,來對抗選舉干預、假信息、網絡攻擊和經濟脅迫行爲等等。
北京叫囂,歐議員挺臺立場堅定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對歐洲議員的臺灣之行表示強烈不滿,重申“一箇中國”原則,並敦促歐方不要向“臺獨”勢力發出任何錯誤信號,否則將有損中歐關係。
庫畢斯則對北京的聲明表達了坦率的批評,“我認爲中國的態度實際上是錯誤的,而且我們不會改變自己的立場。當立陶宛試圖從蘇聯獨立時,我們面臨着來自克里姆林宮的類似的反應。但是我們當時也看到了來自許多其他國家的支持。”
今年八月,臺灣宣佈在立陶宛設立以"臺灣"命名的代表處後,中國召回了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立陶宛召回其駐華大使。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長(Arnoldas Pranckevičius)上週在美國阿斯本安全論壇(Aspen Security Forum)指出,中國的報復敲響了一記警鐘,歐洲同胞如果想捍衛民主,必須站出來表達支持。
“立陶宛決定允許臺灣在維爾紐斯設立代表處時其它民主國家給予了很多支持。所以我希望中國可以理解,中國面對那些想要升級對臺關係的國家的態度,對我們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庫畢斯補充說。
歐洲議會的訪團主席、法籍議員格魯克茲曼(Raphaël Glucksmann)也在上週五的新聞發佈會上直言,如果國際社會能跟臺灣加強互動,未來臺海將會更加安全。
他還在接受法國《解放報》專訪時說,不僅將在歐洲議會中推動歐臺投資協議,更會進一步努力與臺灣建立政治關係,“有扇門被打開了,現在我希望這樣的訪問都將可以正常進行,甚至更爲頻繁。”
支持臺灣有助於解決西藏、新疆等問題
“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訪問。這是歐洲議會第一次派出官方代表團訪臺。”曾擔任歐洲議會政治顧問的臺灣世代智庫高級研究員馮儒莎(Zsuzsa AnnaFerenczy)對自由亞洲電臺藏語部表示,歐方代表團尋求學習臺灣經驗,關於如何對抗來自中國威權政府的假信息以及對民主法治構成的威脅。
歐洲議會的訪團主席、法國議員格魯克茲曼
(Raphaël Glucksmann)(路透社圖片)
馮儒莎強調,由於中國的不斷挑釁,歐方的對華議程近來發生了轉變,“臺灣在歐洲議會議程中的位置提升了,背後有多重因素。歐盟內部對中國的對臺挑釁感到愈發不安。中國在臺灣海峽加大了威脅力度,已經升級到足以削弱區域和平的程度。所以就產生了一個問題,歐盟在一定距離之外能夠對此做些什麼。”
馮儒莎表示,西藏問題和其它人權、宗教議題也在歐洲議會的對華議程之中,可以通過決議、聲明、聽證會、訪問等方式推進解決,特別要加強國際協調,向北京發出統一信號——民主國家會爲人權挺身而出、決心捍衛人的尊嚴。
“臺灣現在獲得日益增多的支持,這也會幫助解決西藏、新疆、人權侵犯等其它歐洲議會密切關注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在歐盟內部達成一致,這是最困難的任務,因爲不同成員國有不同的野心,對中國也有不同理解和看法,但是新冠疫情改變了歐盟內部的對華立場,現在越來越強硬,我們離達成(政策)共識越來越近了。” 馮儒莎說。(自由亞洲電臺越南語組記者Nga
Pham、藏語組記者Wangchuk Tashi 以及薛小山聯合報道 責編:申鏵 網編: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