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於:2017-12-28
【西藏之聲2017年12月27日報導】西藏人民至高無上的領袖達賴喇嘛尊者于印南敦酷大學發表演說,闡釋世俗倫理與當今世代間的關聯。尊者指出,即便是兇殘野獸也不會在飽食後獵殺其他動物,但是人類卻因不能善用智慧,而具有造成巨大傷害的能力。因此,在以物質追求為目標的現代社會,應該將印度古代學識中順應邏輯的慈悲與非暴力解析,視作一門學科來給予關注。在結束印南弘法行程後,尊者今天啟程前往新德里。
昨天(12月26日),達賴喇嘛尊者于班加羅爾市敦酷大學(Tumkur University)發表演說,主題為“世俗倫理與當今世代的關聯”。
本台駐印南記者發來報導指出,尊者於演講中強調了古印度學識與當今社會間的關聯。
“古印度學識與心靈有關,而對心靈情緒的解析方法,我們稱作‘Vipassana/內觀禪’與‘Samatha/止禪’,這些都是具有上千年歷史的印度傳統。此外,印度古代學識中的邏輯學也有助於思想的敏銳度。這些學識雖記錄在宗教經典中,但是今天,我們完全可以將此視作學術科目,而非宗教信仰。”
尊者介紹了藏傳佛教繼承保護印度古老智慧的情況,希望敦酷大學能夠與沙拉寺繼續合作,共同將佛教經典中有關透過慈悲來獲得快樂的方法,融入現代教育體系中。
在結束于卡納塔克邦各大藏人社區以及班加羅爾市的弘法與演講行程後,尊者于今天一早啟程赴首都新德里。
另據達賴喇嘛英文官網的新聞報導,尊者在昨天的演講中還提到,人類具有其他動物所缺少的發達大腦,有能力進行改變與發展。雖然獅、虎等野獸看似兇殘暴虐,但是大家會驚奇地發現,在餵飽的情況下,這些動物可以多麼的和平安寧,也不會隨意去獵殺其他動物。
然而,人類所具有的智慧,若被負面情緒所控制,便具有極大的破壞力。有科學研究證明人性其實為慈悲,常識也顯示智慧如果被善用,人們可以使其不斷壯大。達賴喇嘛尊者強調,“我們可以利用智慧來區分破壞性與建設性的情緒。情緒好壞直接影響人類免疫系統,因此我們也需要重視情緒健康。”
“情緒是我們心靈的一部分,憤怒或許具有部分防衛功能,但是一旦極端化並失去控制,這就會擾亂我們內心的和平,並且影響我們周遭的環境。”
尊者再次提出,現代教育體系應該採納一種無偏見的世俗態度,並去解釋慈悲善心的益處。在印度恰好有古老的非暴力與慈悲理念,印度應該帶頭在以物質為主的現代教育體系中,融入古印度學識對心靈情緒的邏輯性剖析,利益大眾。尊者鼓勵敦酷大學與沙拉寺朝著這個方向,共同作出努力。